庵背和谐家园住宅小区批前公告
上犹县和谐家园商住小区
------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一、 规划方案设计概况
1、本项目建设单位为上犹博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其选址在上犹县。地势平整,地形呈梯形,南北边各有一条城市道路,东侧为规划道路。整个地块比较规则。
3、上犹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4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434.3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南风,其占全年总频率的63%。
4、总用地面积为640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三)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四)《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五)《住宅建筑规范》
(六)《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八)《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九)国家、江西省及赣州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十)上犹县建设局签发的《规划条件通知书》
(十一)现状地形图;
(十二)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
三、设计原则与理念
(一)原则
根据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以及居住小区功能定位,提出如下设计原则:
按照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住房设计的强制性标准、规范和市县政府会议纪要精神,做到在住宅套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满足住宅对采光、隔声、节能、通风、卫生和公建配套的需要,实现适用、安全、健康、舒适以及环境优美的目标。
(二)理念
住宅小区的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延续,它应融合地域特色和城市文脉。现代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应该基于探索适应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上,探索新的居住形态。
1、规划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要符合居民生活习俗、行为方式和管理制度的规律性和方便性,满足现代都市生活的需求,应符合居住生活规律,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生态居住小区。
2、 在保持与周围环境、建筑相协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居住建筑固有的造型元素,加强本小区的个性及特色塑造,加强小区的识别性和居民的归属感。
3、规划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及交通现状等因素作为创作的依据,采用“开放式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增加社区商业的比重,打造具有城市街区性格特征及时代风格的城市社区。
4、追求务实作风,选用适用技术,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做到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
5、贯彻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实现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四、总图及空间设计
(一)规划布局
本工程用地总体呈梯形。
基于对周边环境及建设用地的分析,形成“围而不合”的设计思路。
A、图底关系:
综合考虑小区交通组织、组团容量的均衡、中心绿地的配置、配套公建以及地标形成的可能性等多种因素,确定以小区各楼栋之间形成的内院,奠定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结合整体地块布置,在2号楼和3号楼间设立主景观。
(2)在交通组织设计层面上,小区内部为步行与车行相结合的空间形态;
(3)在景观设计层面上,形成开放式的游憩聚居共享空间,配套相应景观设施,形成重要景观节点;
B、出入口:
小区结合地形并利用现有城市次干道设置两处出入口。
C、建筑物设计:
住宅建筑以板式为主。
以“二纵一横两中心”为构图原则,并以此划分为动线网格而形成住宅组群,根据地形建筑平行或垂直建筑红线布置,建筑主要朝向之间满足日照间距、次要朝向满足防火间距,保证消防车能方便到达。
建筑中低部分采用暖色调搭配,烘托商业气氛,屋顶则选用冷色调的瓦屋面。
D、户型设计:
户型类型主要有经济三室二厅一卫和舒适三室二厅二卫;
设计注重理性的套型面积、良好的通风采光和现代居家生活的新要求。
总户数共71户。
E、商业用房设计:
一号楼商业形态以底层商铺商业体系。
F、地上一层拥有共计87个停车位,其中室外设40个停车位,极大的方便了居住户停车。
(二)空间形态
规划建筑物为多层商住楼。
通过建筑的长短变化、前后错落,布局疏密有致;景观空间与道路的“起承转合”,形成有收有放、抑扬顿挫的整体空间形态,创造多向性的院落空间。
设计中充分理解环境地形、分析使用者行为模式,创造有场所精神的建筑群,秉承“建筑是富于诗意的叙事”的建筑观。
五、绿化环境景观规划
(一)绿化设计
小区绿化是提高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放射布置的连续宽敞的步行绿带有机地连成一体,在空间和视觉上大大拓展了绿化环境,使整个小区的绿化点、线、面相联。
(二)景观景点
小区以两个内院为中心布置中心绿化和景观节点设计,布置高品位的景观小品。在用地范围线内建筑红线为布置建筑物外围绿化。给小区住户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六、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为原则。
楼栋间皆设计车行道形成环形回路。
车行道功能主要适合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环卫车。
静态交通规划也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适应小汽车的日益增长,充分考虑地下停车场库的安排。地块内停车尽可能减少对中心绿化环境与人流的干扰。
规划区内住户非机动车采用集中停放方式。
七、竖向规划
本次规划区南面地势较相对平坦,一号楼东西高差约2m,其余楼栋设计无高差。
为满足排水要求,在竖向设计中,维持现状地形总体坡向趋势,按道路坡度≥0.3%的原则,尽量降低坡度。小区地块内部竖向符合主干道路排水坡向,充分结合地形与小区道路走向适当调整坡度。
人行道比道路高100~200mm,地块标高高于路面200~300mm,建筑物高场地大于300以上。
八、工程技术规划设计:
(一)工程结构体系:
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
围护结构采用页岩多孔砖。
(二)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采用适合本地区的适用技术。
外墙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如页岩砖加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外门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塑钢窗或断热铝合金窗,满足相应的水密性和气密性要求,增加遮阳设施;
入户门选用含保温材料的金属门;
分户墙和楼板采用相应技术;
屋面采用挤塑聚苯泡沫保温板技术;
同时提高空调的能效比。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要求。
九、建筑结构设计规划
1、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 —2012
(3)《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2、设计内容
小区内设多层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承重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结构形式拟桩基形式,(待地基钻探后最后确定)。本工程考虑抗震设防。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性质:商住
2、用地面积:6406平方米
3、建筑基底面积:1602.8平方米
4、总建筑面积(住宅、商业、地面杂间车库):10247.8平方米
其中:
计容积率面积:10247.8平方米
住宅:8669.7平方米
商业及店面:242.34平方米
物管用房:123.3平方米
5、容积率:1.60
6、建筑密度:25.02%
7、住宅总户数:71户
8、绿地率:25%
9、停车库及停车位:87个
十一、给排水、电气等规划设计
1、水源由城市自来水公司设置的市政管网提供,接入口设置在小区的两个入口处。
2、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与室外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小区室外设环状给水管路,管径DN150,按间距不大于120米布置室外消火栓,每个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150米,小区内所有建筑物均处于室外消火栓保护范围之内。
3、根据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入市政污水主干管,雨水经雨水口、室外暗沟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4、本小区变装机设计容量为646KW,计算有功功率为374KW,无功功率为179.52KVAR,视在功率为415.56KVA.。